一抹落日西垂戈壁,余辉洒落一片黄沙。 我们在太阳西斜时来到黑城遗址。 黑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35公里处,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。 黑城,蒙古语“哈日浩特”。在西夏时称黑水城,“黑水”在西夏党项族语为“亦集乃”,也即“额济纳”(变音)。之所以称为“黑水”,是因为在元代之前黑水河曾流到这里,哺育了这座城子。 黑水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,是西夏黑水镇燕军司驻地,到西夏鼎盛时期,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,逐渐变成一座经济、文化都较发达的繁荣城市。 当时的黑水城内,官署、民居、店铺、驿站、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、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,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。 公元1226年,北方“蒙古汗国”的成吉思汗率蒙古军第四次南征,首先攻破了黑水城,并由此南下,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,次年,西夏灭亡。 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“亦集乃路总管府”,这里成为当时“北走岭北、西抵新疆、南通河西、东往银川”的交通要冲和元朝西部地区的军事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马克•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。 1372年,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,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,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几百年。 1886年,俄国学者波塔宁在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水古城。1908年4月,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,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、夏文对照的《番汉合时掌中珠》及《音同》、《文海》等古籍,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…… 黑城遗址是研究西夏历史和居延文明的重要始源地,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。 2001年6月,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入居延遗址统一保护。 塞外的天空是那么澄澈和纯净,太阳还未落下,一弯银月已经升上天空。 太阳已经滑落天边,我们站在沙地里,影子被拉成又细又长的一道。 天空高远,沙海空旷,前方那座灰色的古城在苍茫的天色下,显得格外苍凉孤寂。 河水改道,水源枯竭,昔日的绿洲被沙漠吞噬,曾经的喧嚣都已随王朝的鼓角争鸣一同远去,繁华城池最终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。 我不自觉地放慢了呼吸。空气干燥,带着风沙的味道。 是不是西部的风里,都漂着来自久远岁月里悲怆苍凉的味道? 是不是塞外的月亮,总是这样寥落而孤独地看着世间的沧桑变迁? 黑城现存的城墙是元代留下的,平面长方形,足足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。城内,曾经的官署、府第、仓敖、寺庙、民居、街道都只剩下破败的断壁残垣。城外西南角,一座伊斯兰教的穹庐顶清真寺孤零零地屹立在白茫茫的荒野上。而西北角的城墙上,至今还巍然耸立的5座覆钵式佛塔,经历数百年的风沙侵蚀,也已裂痕斑斑。它们像是守护古城的卫士昂然挺立,成为黑水城的标志。 那黄土夯筑的古老城墙,正在逐渐被流沙掩埋。在千百年风沙的削磨下,露出层层叠叠斑斑驳驳的泥土。我怔怔地看着它们层层剥落的节理,甚至不敢伸手去触碰,那是太过遥远的故事,太过沉重的痕迹,我心戚戚然。 我穿过拱形的城门,登上那高高的城墙,太阳刚好在那一刻沉到地平线上。古老的城池笼罩在火红的霞光里,城墙上的佛塔在逆光里成为庄重的黑色剪影。 那一刻,周身所有的人流和喧嚣仿佛都不复存在。 岁月轮转,把我带回那个神秘的逝去的国度。 DSC_1729苍空下的古城。ok<br />
塞外的天空是那么澄澈和纯净,太阳还未落下,一弯银月已经升上天空。<br />
太阳已经滑落天边,我们站在沙地里,影子被拉成又细又长的一道。<br />
天空高远,沙海空旷,前方那座灰色的古城在苍茫的天色下,显得格外苍凉孤寂。

DSC_1729苍空下的古城。ok
塞外的天空是那么澄澈和纯净,太阳还未落下,一弯银月已经升上天空。
太阳已经滑落天边,我们站在沙地里,影子被拉成又细又长的一道。
天空高远,沙海空旷,前方那座灰色的古城在苍茫的天色下,显得格外苍凉孤寂。

DSC_1741黑水古城的标志。ok<br />
西北角的城墙上,至今还巍然耸立的5座覆钵式佛塔,经历数百年的风沙侵蚀,也已裂痕斑斑。它们像是守护古城的卫士昂然挺立。<br />

DSC_1741黑水古城的标志。ok
西北角的城墙上,至今还巍然耸立的5座覆钵式佛塔,经历数百年的风沙侵蚀,也已裂痕斑斑。它们像是守护古城的卫士昂然挺立。

DSC_1760古城落日。ok<br />
我穿过拱形的城门,登上那高高的城墙,太阳刚好在那一刻沉到地平线上。古老的城池笼罩在火红的霞光里,城墙上的佛塔在逆光里成为庄重的黑色剪影。<br />
那一刻,周身所有的人流和喧嚣仿佛都不复存在。<br />
岁月轮转,把我带回那个神秘的逝去的国度。

DSC_1760古城落日。ok
我穿过拱形的城门,登上那高高的城墙,太阳刚好在那一刻沉到地平线上。古老的城池笼罩在火红的霞光里,城墙上的佛塔在逆光里成为庄重的黑色剪影。
那一刻,周身所有的人流和喧嚣仿佛都不复存在。
岁月轮转,把我带回那个神秘的逝去的国度。